发现个有趣的东西,呵呵
My blog is worth $9,597.18.
How much is your blog worth?
这个MSN空间的价值,不知道是什么算法,有可能是访问的次数?Anyway,先攒钱,以后卖了。
My blog is worth $9,597.18.
How much is your blog worth?
这个MSN空间的价值,不知道是什么算法,有可能是访问的次数?Anyway,先攒钱,以后卖了。
l 《欧洲文学史》
二十世纪二次大战后欧洲文学
李赋宁 总编 商务印书馆(2001)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I509 4 C.3P.2)
2003年5月23日读毕。
所写文学史时间范围如书的副题所示——二战以后,以各国家或地区为分类,文学形式为子类,叙述各个作家的生平及作品。以简要的历史背景、文学流派、哲学思想评述为小节的序言。由于所能写入的内容过多,因而每个问题的篇幅略显短促。存在有国产教科书的痕迹,没有在书的最后提供参考文献,或者是进一步阅读的建议。二战之后的文学,受到战争长期的影响,各国也因在战争中不同地位而呈现出不同的文学取向,但一般都能见到战争时以及之后的很长阶段人类精神的创伤。道德和伦理体系的恢复和重建也成为文学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另一个便是对个人存在问题的追问。史诗性的小说,一般集中于早期苏联作家对卫国战争的描述;而“个人小说”则成为二战后小说的主流。去集中笔墨描写个人的心理或存在的状态,而不是一种历史的俯视,虽然也经常将所观察的个人放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之中。这应该也与战争的影响有关,即与二战中人们所呈现的那种癫狂状态的关系,迫使作家们去审视人的内心,去挖掘以前为人忽略的地方。茨威格在其《昨日的世界》中说一战对欧洲人心灵的冲击远甚于二战,其实这两次战争是连续的,而其间的和平也仅仅是心灵创伤的象征性的抚平而已。况且二战中弱势民族的灾难,所呈现出的那种人的无助,也成为一个需要审视的问题。
对于各个作家的条目也过于简单(应该是限于篇幅),大多仅是简述生平,然后是作品的罗列。对较重要的作品一般也仅仅是简介,难道这就是文学史与文艺批评之间的差别?其次由于距离所编写的文学史的时间并不是太长,对于作品价值的判断,编者一般以其得奖与否来取舍,在书中的体现是经常强调某某作品得到的奖励,虽然我们并不熟悉。由于作家要书写的东西必须要有更深层次的追求,其价值往往不能立即为大众所接受,甚至可能与当时的社会价值体系相悖。如果过分强调社会认同的那种文学奖,容易走向文学的反面。极端的例子便是不少诺贝尔奖的得主往往是一种次优的选择。另外的一个问题是,这一册应该是这套文学史的最后一卷,如果篇首有文学的总论,那这一册的最后应也有一篇综述或展望的文字,去体现编者的文学史观,毕竟是一套不小的著作。想起前读的《世界文明史》(这也是一套教科书),书写者最终在书的最后出现,去以个人(某群体)的观点去宏观地看待历史。文学史应该也是相类的。因此,便有对文学史的更高的要求;倘使写欧洲文学史是否要注意世界范围内文学的相互影响;如果去写一国的文学,那在欧洲,同一种语言文学(如德语国家)或周边国家文学的影响应该比作家的罗列更为重要。以科学上的话语来说,便是分析之后一定要有综合,否则其结论的价值也有限。需要注意的一点便是这仍是一个群体的作品,各人所写也有一定内容的限制,符合一定的框架,而综合到一起应该也是个漫长的耗费精力的过程,不是简单地相加。
这本书倒适合于一个教科书的体例,却没有说教,亦有可读性。我的读法便是从每一节(一国的文学史)第一部分得到一个背景的综述和文学的概观,对作家作品的罗列,则类似于读故事的简介,因而读完以后也没能真正去记住几个以前不熟悉的作家和作品。不过如果熟记又能如何,作为一种谈资?我的乐趣倒在于去寻找那个历史背景下作家们的选择。
l 《世界文明史》 (下卷)
Philip Lee Ralph, Robert E. Lerner,
Standish Meacham, Edward McNall Burns
赵丰 等译 商务印书馆(1999)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K103 10 C.2)
2003年5月17日读毕。
以前在图书馆见到的是四卷平装本,很简单地读过其中的三册,其内容应也包含于现在读到的这一本中。现读到的是二卷本的精装本,原应有一软书封,这一本便有一千余页的内容。每章内容之后有一个精选的书目,也是作为一本教科书的必要的扩展阅读的指引。书的英文版出版于1991年,也涉及当时的一些最新的国际情况,并有分析。这一册的内容为十七世纪早期资本主义至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文明”。
仍然是以欧洲为中心叙述历史,而后是美国的兴起,故然谈到世界文明的问题,但毕竟作者是西方人,仍需要以一个西方世界的视角去观看“世界文明史”。读时印象较深的是一战以后的各种史实,见到清晰的权利的争斗,见到暴力下民众的生活。二战中的犹太人作为一种典型,但永远不是全部,而且也不是受创伤最重的民族;那些弱小民族在强势下的景象,似乎浮现在眼前。这是人类的苦难,纷争之下的痛苦何时才能消失?如果从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容易被忘却的惨痛伤痕,我们很清楚便可以明白什么是应该去做的。至今,仍可以见到那些易于忘却的人们,有些是旁观者,与它们利益无涉;有些是施虐者,那种美化作为中国人来说还见到的少吗?有些竟然是最初的受害者。旁观的人们,这当真与你们无关吗?这样的问题不需要答案,它就是历史。我见到西德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向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的照片,故然现在见到太多的“作秀”,但像他这样是需要勇气的,而这勇气也不仅属于个人。最可怕的还是受害者们的遗忘,鲜血为泥土所吸收,纪念会随时间变淡吗?幸好我们有历史,这里面不仅有过去,还能照出现在的我们。或许这些不仅是读这本书时的所想,眼见的现实也迫使我们去思考,作为民族,作为人类的我们。
一战、二战的根本原因,是各国之间实力和权力的不均衡,国际关系也是一个足够复杂的问题,而这问题的最终结果也将是切身的战争与和平。书中对于经济的影响因素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经济层面上的原因,也可以理解这种历史研究方法上的差别。我们的未来将是什么样的图景。书的最后如是说:“历史的教训倒不如说是在于:只有当那些对世界的命运负有责任的人了解了人性的作用时,才能对现状有个清晰的认识,也才能对未来有个明智的规划。而要了解那个极其复杂和吸引人的机制,最好的来源莫过于历史了。”而谁又是这“对世界的命运负有责任的人”呢?
翻译者在许多地方保持了书的原来的面貌,而不是按意识形态或是别的什么原因去修改、删减。例如西方人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叙述和评论;例如对南京大屠杀人数的错误(译者在注中提出)。而这对于读者来说是有益的,还是需要去了解别人的真实所想,读者也有自己的眼睛。
l 《吉本自传》
戴子钦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Autobiography of Edward Gibbon.
借阅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K835.61 44)
2003年5月12日读毕。
在图书馆中找到这本书时,想起的是几年前读到的一篇文章。一直以为作者是吉本,当时也在想这篇文字会不会出现在这本书中呢?当然书中没有这样的文字,虽然那个边走边读的形象始终出现在脑海中,毕竟这本书成为了作者一生的回忆,而不是那一个阶段。吉本也是一个爱书之人,这种感受经常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
吉本是有意识地去写这样一部自传,但由手头的这本书来说,他没有最终完成,不少章节可能也仅仅是写出而已。书分为两部分,前面是吉本写成自传的文字(至1788年);后一部分是作者的朋友谢菲尔德补入的一些关于吉本的书信及其说明,直至1793年吉本的去世。读完全书,留有印象最深的倒是译者戴子钦的那篇序言(“译者的话”),介绍吉本,同时也是在评论,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所想,甚至最后称他翻译以及选取原文的错误“当然不仅由译者负责,而且译者是愿意承受一切指责的!”(见原书)那时是1987年6月30日。
吉本在“楔子”中便说这是他52岁,完成《罗马帝国衰亡史》之后开始落笔的,在书中也可以见到这本书对于作者的重要性,他用了大量的篇幅去写写作相关的内容,且在不少地方提及,可见作者自己对于这部著作的观点。于是也就读到了十分想读的吉本求知、读书、写作的过程。吉本由于天生孱弱,在学校中也较少参加集体的活动,且经常因身体的原由而中断在学校的学习,然而也正是这样的原因,为他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他可以对自己的所好下功夫,而不是“功利”地。那是在他年幼的时期,而在他进入牛津以后,因为宗教原因而到洛桑的那段时间也成为他求学的一个黄金时期。也许不少时候,那种清闲也能成为一种机遇,去重拾以前的所好,或者找到以前没有精力去完善的东西。吉本精通多种语言(法语、拉丁语),他说语言是一把开启宝库的钥匙,这也是与当时的教育体系相关的,但这也的确在他写《罗马帝国衰亡史》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作者也写到写书之前的一个选题的过程,多次选择—放弃的循环,最终找到了那个主题,或者说成他一生的主题。以上的两点(“钥匙”和选题)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也是有启发的,前者是工具,语言也好,先进的手段方法也好;后者是个人的对于问题的选择,如果吉本当时选择了其他的可能性,那对于他最终的结果也是有决定性的。他少年时便已经熟悉那些历史著作中的人物,由于他的自由的阅读;青年时找到了“钥匙”,由于那种勤奋;最后他用自己生命中一个漫长的阶段,完成了他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可以说是唯一的一部著作(虽然前面有《论文学研究》)。这便是吉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