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奔四
去年的今天,写了九个字。那时算的是虚岁,这次是真的奔四了。
比照那去年的九个字,后面的半句算是大功告成了。四年前,过完生日第二天就到了德国。之后结了婚,拿了博士,生了孩子,也算是完成几件人生大事了。今天之前,事情想不通算是“青年的迷茫”;今天以后,事情想不通就是“中年危机”了。
去年的今天,写了九个字。那时算的是虚岁,这次是真的奔四了。
比照那去年的九个字,后面的半句算是大功告成了。四年前,过完生日第二天就到了德国。之后结了婚,拿了博士,生了孩子,也算是完成几件人生大事了。今天之前,事情想不通算是“青年的迷茫”;今天以后,事情想不通就是“中年危机”了。
6月13日,第89天。
阳光明媚的周末,羊羊同学坐在人生第一张椅子里,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那张椅子,是研究所里同事集资送给小羊同学的礼物。
信箱里有一封信,赫然写着“Frau R Gan”收,类似中文里某某女士收一样。原来是保险公司寄过来的保险卡。小羊同学拿到手以后指指,意思是“我收到的第一封信,你们不能代拆的”。
自从羊妈生了小羊以后,就没有办法工作了,在家做全职母亲。
在德国,三岁之前的托儿所屈指可数,三岁以后的幼儿园一般只开到下午一点。因此,对于职业妇女来说,有了孩子就意味着失去职业,生完孩子三年以后,才可以进行半职工作。而且,在德国的教育体系里,获得大学类学位(Uni-Diploma)的平均年龄比英美体系的晚两三年。由于洪堡教育理念的影响,德国的大学教育非常普及。女性在大学毕业后,进行职业规划和发展,很多人选择了丁克。等到想生孩子的时候,已经三十五左右了,这也就导致了高龄产妇的普遍。另外一个人群,就是年龄特别小就生孩子的。以前见到一个年轻母亲,目测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这批人群,往往是直接进行职业培训,没有受到大学教育,然后走上社会的。这样的两级分化,导致的是:前者对于孩子给予了很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但生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唐氏儿比率较高;而后者,一般婴儿有很好的体质,但之后的教育往往存在问题。这都是体制上的缺陷,加上过于"优越"的福利体系,德国的出生率一直很低。
基于德国的低出生率,德国政府从2007年开始采取了一定的生育鼓励政策,对于有孩子的家庭进行补助。其中一个政策叫"父母金"(Elterngeld),原则上父母双方可以休总共14个月的带薪(60%)假期,每人最多12个月。这个假期类似于加长版的“产假”,父亲方面也是可以申请的。当然,这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政策,这里就不再多说了。另外一种生育福利制度叫儿童金(Kindergeld,俗称"尿布钱"),这个是2007年之前早已经实行的。
(图片:2007年德国各州父亲休“产假”的比率。)
其实,这篇文章里想说的,不是这两种制度,而是在申请中间遇到的几件事情:
准备申请父母金和儿童金的时候发现,虽然我们俩都缴纳比例较高的税收。却由于签证类型的原因,没有申请父母金的资格。在父母金法律里,故意提到签证类型(居留许可)为§18.2的外国人,没有资格申请。而这个签证,在到德国研究机构和大学工作的外国人中,非常普遍。条款§18.2有一个限制就是,只能在指定的机构工作。虽然。我自己的签证页上,只写了§18类的居留许可,而没有特别注明。特意到外国人局去询问,发现果然是§18.2的。
得知以后,极度郁闷。因为已经在德国工作将近4年,缴税的时候,没有人说,因为你是外国人,因为你的签证类型,不必缴纳德国的税款;而等到谈福利的时候,就说你是外国人,设定条条框框来限制享受福利的权利。而且这些带有歧视性的条款,还堂而皇之地写在法律上。单民族的国家,始终没有办法摆脱这种思想上的束缚,而且还习以为常。
后来的解决方法是,去市政府改签证,改成§18.4,避免了不必要的限制。一直觉得比较合理的做法,根本不是把人分成德国人/非德国人,而是要看纳税的时间长短和数量。
申请父母金,需要提供一个雇主的收入证明(Einkommensnachweis),然后按照实际收入打折发放补助。其实就是一个表格,列出月收入,然后签字。羊妈之前的一份工作,是在大学一个研究所里。4月中旬,找到研究所的秘书A,说要开一个证明。到5月中旬去催A,说已经交了材料到大学里另外机构B,还要等。两周以后,去催这个机构B,说其实文件已经发到州府的机构C。然后接着催C,才得到答复。反反复复2个月,一张破纸转了4个地方,其实就填了5个一模一样的数字。所谓"德国效率"。
一字之差。由于通货膨胀,德国政府在今年年初提高原来的154欧元每月的儿童金到164欧元每月。这个儿童金,几乎涵盖了每月买尿布的花费,所谓"尿布钱"。而如果去超市看看,就会发现,几乎同时尿布价格上涨。实际提高的10欧元,都贡献给超市了。这笔增加的钱,一边从德国政府给出,另一边回到了纸尿布厂商的口袋里......
(这篇文章早写好了,一直放在Zoundry Raven编辑器里。今天发现了...)
小道消息,从这里看到的信息:
Harvard near bankruptcy:
…… According to Boston Magazine Harvard University is to face some very serious problems. The University currently spends about 1.5 billion USD/year, it has lost several billion during crisis - including 500 million thanks to Larry Summers, super feminist fighter (essentially, he presented those 500 million as a gift for GS). If only Dr. Summers spent more time thinking about what he was supposed to think about… but he is clearly not the person to blame as they want him to be.
11 billion of Harvard’s money are currently to be repaid to private investors as capital commitments in the next 10 years, Harvard currently has 13 billion in various assets - and what if the crisis did not reach its bottom yet? What if Harvard is to expect more endowment losses? And all this does not includ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ampus in Allston which will be surely put on hold.
Sad, saaad news.
不翻译了,大意就是经济问题。
哈佛大学有几百亿美元(以前记得是260亿)的基金,大部分放在了投资领域。然后靠资金收益,支持学校的发展。最近的金融危机里,哈佛损失了几十亿美元。不过,从上面给出的数据上来看,损失似乎还不至于“破产”。所以说是“小道消息”,标题党哪里都是有的。
中午吃饭的时候,知道最近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要求电脑预装“绿坝”软件,过滤色情网站和不良网站。注意用词,色情网站和不良网站,这个不良网站如何定义,由谁来定义?显然是除了色情网站以外的某些网站。
想起的是前阶段的“低俗网站”名单。按照这个标准,中国的门户网站当中,我不说100%,99.99%都是低俗网站(句式仿照北大教授孙东东)。现在又是“不良网站”,感觉《1984》里的情景来了。
新闻里这样写:
7月1日以后,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计算机出厂前将预装一款名为“绿坝-花季护航”的绿色上网过滤软件,而进口计算机在我国销售前也将预装该软件。这款软件具备拦截色情内容、过滤不良网站、控制上网时间、查看上网记录等功能,工信部等几部委使用中央财政资金买断其一年服务供全社会免费使用,此前几部委已要求全国各地中小学的联网计算机5月底要安装该软件,而所有进入“家电下乡”目录的计算机也已预装该软件。公开信息显示,这款软件由政府采购埋单,一年耗资4170万元,电脑厂商可免费预装、用户免费下载使用。
有几个疑问。
如果仅仅是针对青少年群体,出发点是好的。这个“不良网站”的定义实在是有点……就怕就此又有是新一轮的GFW。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局域网了,还要怎么样?
PS,不知道,是不是只有Windows版本的,估计应该是吧。还有人民的力量是强大的,更不要忽略了年青人技术能力。另外,立马就有新闻报道黑客攻击这个“绿坝”网站,它竟然没有挡住,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