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11 月, 2009

推特中文圈

基于@bang590的“推特中文圈”,建了一个域名 http://t.drgan.net/ 。哪位从墙内帮我试试是不是可以上推特?上次回国,由于没有想到预留后路,结果没有上成Twitter看不了信件,错过一顿饭局,痛心疾首啊。

frontpage-bird另外,需要注册Twitter帐号的话,是需要翻墙的。如果不想翻墙有想先试用,可以给我发个Email: g AT drgan.net (把AT换成@就可以了)。告诉我想要的帐号名就可以。

Comments (6)

德籍教授

遇到两个德国人,做了教授来研究所做学术报告。

一个是德国土鳖,完全德国的教育体系一直到博士,最后到麻省理工做了教授。最近回到德国做讲座,面对一屋子德国人说,他更倾向于用英语讲科学(talk science in English),于是英语演讲,英语问答。现在几年下来,我听德语学术讲座几乎没有问题,至于讨论可能还有点困难。当然英语的最好了,之后还可以问问问题。

想起几年前刚到德国遇到的一件事情。一个从美国留学回到德国做教授的德国人,来做报告。做报告前问一屋子听众是不是有人听不懂德语,我和一个印度哥们举了手。结果这个教授说,既然人少我就说德语了……当时郁闷得不行,和印度哥们对视了一下,感觉被人当猴耍了。之所以反应强烈在于,本来就没有指望一个在德国本土做教授的德国人用英语,竟然这位教授之前还多问这么一句。苏州土话的歇后语,这种行为叫“脱裤子放屁”。

Comments (8)

烧垃圾发电

今天早晨,拿PalmOne看Twitter更新,发现今天怎么如此热闹,看了那么多页都没有到头。原来是推特上很多人在直播广州番禺垃圾的问题,推特上开始互相RT,弄得满屏都是 #pylj。关于焚烧垃圾发电的研究,看来我国是走在世界科研的前列,由此进行的科学研究不发表在《科学》上也要发在《自然》上吧。若干年以后的诺贝尔和平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看来一定是相关人士囊括的。想到中国终于可以实现诺贝尔零突破甚至大满贯,心里由衷地高兴啊。

在中国,所谓群体运动,大部分都是不明真相的民众抗议,国内记者当然是集体消失,墙外的外文媒体倒是有所报道。自从有了“老大哥”和GFW,现在的状况是国内的人反而不知道身边发生的事情,异常和谐。其实,这就是民主的无效率;专制体系下说建就建,带动GDP直线上升,老百姓还要载歌载舞。

想到德国之前有很多次,村民卧轨阻挡由法国运送到德国的核废料。弄到最后也是大规模冲突,国内倒是有不少报道,难道是幸灾乐祸,或者是同病相怜?

PS: 广州抗议焚烧垃圾图片集:
http://docs.google.com/Doc?id=dgxzgcnt_659xms93dr

dgxzgcnt_93ghw58bcg_b  dgxzgcnt_95fhdzd4s7_b

Comments (2)

Vardoulakis教授(1949–2009)

这里说的 Ionnis Vardaulakis是国立雅典理工大学的教授(National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Athens)。今年9月6日,60岁的Vardaulakis教授在做园艺时,从高处坠落。虽然进行了及时的救治,但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最后在9月19日在医院去世。今天看到《国际固体与结构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IJSS)上登出了一篇纪念文章。

关于Vardaulakis教授,有下面一点从我这里的认识:

  • 做博士论文期间,由于做了相关土力学方面的工作。曾经看过他写的一本书,《岩土力学中的分叉分析》(I. Vardoulakis and J. Sulem, Bifurcation Analysis in Geomechanics)。信息量大,但写得很清晰,来回读过多次。
  • 今天看到文章,Vardaulakis教授在1972到1977年之间在卡尔斯鲁厄大学攻读博士,并拿到最高荣誉 Mit Auszeichnung。卡大的土力学,是有名的难读。以前办公室室友就是从那个专业读到一半,最后逃到机械系的。
  • 很可能要做的下一个项目,资助的基金就是他和另外两个人一起申请的。之前已经听到另外两个人提到他,但到今天才看到这篇文章。

下面是IJSS杂志上的原文。看文章的倒数第二段,讲的是他带博士生的一些特点。看看之前Science上的文章,有很多类似的特点。

» Continue reading "Vardoulakis教授(1949–2009)"

发表评论

购旅游书两册

Lonely Planet (网站) 出来一个旅行信息手册系列。没有太多华而不实的介绍,大部分都是些实用信息的搜集,配合分区地图使用,十分方便。在外面旅行,经常可以看见游客翻阅这个系列的书籍。昨天从Amazon.de上买了两本这个系列的书(Australia, Sydney Encounter),一本上千页,一本不到二百页。

昨天下午下单,今天中午就收到了,二十四小时以内。

LonelyPlanet_Australia LonelyPlanet_SydneyEncounter 

PS:推荐一个英文和法文写的博客(看不懂文字的可以看照片):老百姓记。原名为 Portrain of an LBX: a search of humanity in China (by bicycle)。名字中的LBX就是老百姓拼音的缩写。文章是三个骑自行车走中国的外国人写的,作者是来自美国的Evan和Andy、以及来自法国的Alexis。以前一直关注的德国小伙步行的日志,现在已经停止他的行程,回到德国继续学业了。

PPS:去年的今天…… 一年以来,没有太多变化,就只有纪念。

Comments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