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werk上对于KIT的报道,《德国山寨版麻省理工成立》

4月11日,在nanowerk上的新闻,报道了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 Karlsruhe)和卡尔斯鲁厄大学(Universitaet Karlsruhe TH)组成的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已经在法律上通过(Act on the KIT Merger),需要几周听证以后,就可以进行正式合法地操作了。

有意思的是,这个新闻的题目用了Germany's version of MIT established,可以翻译成《德国版本的麻省理工成立》(其实,也可以不太正式地翻译成《德国山寨版麻省理工成立》)。麻省理工的缩写是MIT,马萨诸塞是个州。相比较而言,卡尔斯鲁厄只是一个德国城市,所以一定要翻译成中文缩写,应该叫“卡城理工”。德国人取名字的时候讨巧,缩写成KIT,似乎和MIT只差一个字。就像国内泛滥了的“XX交通大学”,缩写成英文都成了“XX Jiaotong University”,似乎实力也可以沾点名字的光。其实,中国的山寨版,马鞍山理工学院(缩写MIT),更逼真。

新闻里提到几个数字,说KIT有员工8000人,年经费7亿欧元。这个数字本身说明不了问题,人均将近9百万欧元。大家都是搞核能的,找找美国2个国家实验室做比较:1)LLNL,员工6800人,年经费16亿美元,人均23.5百万美元;2)LANL,员工12500人,年经费22亿美元,人均17.6百万美元。就算考虑欧元美元汇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下看出和美国的差距了吧。

这里为什么不直接和麻省理工比较?尺寸差太远,麻省理工只有1000名老师,1万多本科生研究生。德国不少大学拉出来,就有5万左右学生。德国开始搞精英大学(Elite),估计受到政治家们的影响。但这种教育改革,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当年的办学思想。固然洪堡的原则,应该、也可能随时间改变,但想到当年哈佛大学的改革,还是明显受到洪堡原则的启发,有些精华也不是随意可以丢弃的。由于受到种种束缚,德国精英大学的改革,到最后很可能也是不伦不类。毕竟,这需要政府有倾向性地调整资源,但在民主国家,尤其是普遍接受大众高等教育理念的德国,这样的政策推行起来,可能会有不小的阻力。

Comments (1)

科学工作的动力?

饶毅博客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今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下村脩)。摘录如下:

下村修1928年生于京都,长于长崎。1945年他16岁时,原子弹在他故乡爆炸,他曾失明数周。1951年,他毕业于长崎医科大学药学专门部,1960
年获名古屋大学有机化学博士。1960年他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约翰森实验室做博士后,63年至65年回日本名古屋大学任副教授,65年回普林斯顿继续在约翰森实验室,直到1980年。估计是约翰森退休后下村修不能待在普林斯顿了,所以1980至2001年他到麻省Woods
Hole海洋生物学研究所工作、并有波士顿大学兼职教授之软差。

下村修1961年33岁做出重要发现(1962年发表),到1974年46岁时,全部关键实验完成。但到80岁的今年,他几乎是默默无闻。他多年没有实验
室,在约翰森实验室做了近20年博士后,不是为了功。他也没有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不是为了名。GFP后来带来了相当的收益,但下村修没得,也不是为了利。

下村修加入生物发光研究是1955年在日本做研究生时,导师让他到另外一个实验室去开阔眼界,而那个实验室的导师介绍他做荧光素。1959年导师逝于癌
症,1960年他到约翰森实验室。约翰森给他看水母发光,要他做,可是第一次演示根本没有发光。但下村修被约翰森感染了,决定做这个课题。1961年约翰森开了七天的车、每天12小时,带下村修横跨美国到西海岸华盛顿州的"星期五港"(Friday
Harbor)实验室,那里当时盛产水母,有很多原料,他们在1961年夏做出主要发现。

下村修开始做研究时不知其重要性,只是对生物发光好奇。发光的生物学意义,至今尚不清楚;而发光蛋白应用的重要性,下村修不仅当时不知道,而且以后相当时
间不清楚。水母素应用于检测钙,是1967年由Ridgway和Ashley提出。最初下村修和约翰森只为提取水母素,而GFP是副产物。现在,这个副产
物的用途比原来的正产物还大。GFP作为示踪蛋白是普瑞舍极力鼓吹。广泛应用在1994年以后。从1974年获得GFP到1994年,下村修并未大力推动
GFP的应用。

下村修乐于做这项工作,只需很基本的条件。2001年退休后,他继续做研究,把家里的地下室作为"光蛋白实验室",今年80岁的他,还用家庭地址发表文章。

PS: 后面还有饶毅的一点分析,但仅仅看到上面下村修的科研经历,实际上已经足够说明不少的问题了。在很多人眼中,倘使没有这个诺贝尔奖,下村修的简历实际上算是一个"失败者"(20年博士后,最后也没有一官半职)。但他做研究的根本动力是"好奇",作为一个科学家,这个已经能够给自己带来足够的幸福感了。开始关注的是那个共同获奖的美籍华人钱永健,但下村修反倒更有趣味。

Comments (7)

从“哲学和科学的三个条件”到言论自由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提到,哲学和科学的诞生需要三个条件:

一、好奇心。是人们对外部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困惑和惊奇。有了这种感觉,就会感受到自己的无知,并为摆脱无知而去求知。

二、闲暇。知识阶层不必为生计而忧虑,他们可以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喜欢的脑力劳动。

三、自由。哲学知识纯粹为了自身而存在,没有别的功用目的,人们对哲学的思考是自由的,不受其他目的和利益的支配。

想想我们的大学里,是不是可以提供这样的三个条件?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难道就停留在高楼大厦?想来,中国大学里最缺少的是一些"怪物",耐得住寂寞、反世俗价值观。而远远不是去制造千篇一律、适应现有社会价值体系的毕业生。至少还需要一个可以接纳"怪物"们的校园。

而现在,最缺乏的就是亚里士多德提到的最后一个因素,甚至在校园里。亚里士多德强调的"自由",多少是自发性的,"不受其他目的和利益的支配"。倘使一个社会根本就没有言论自由,想来自发的"自由"也无法实现。言论自由不仅仅是哲学和科学的基本条件,也是民主的根本特点。民主远远不是"少数服从多数",也不是简单推行"普选",但至少是要给某个观点一个充分阐述的条件,然后让民众来进行理性的思考和选择。也有人提到,国民普遍教育水平偏低,所以不能有言论自由。这个逻辑根本就不成立。王小波有个的例子,说写剧本小说,按照什么人的理解水平写?让所有人都能够理解,否则就禁止发行?其实,只要拿个大棒,把每个人都敲得一样傻就行了。

举个例子,Blog原则上是一个个人的空间,写文章的人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很多人都直接用真实身份来写。但国内很多的博客服务,都是有"和谐"的功能的,往往实现起来是通过关键词的过滤,例如"藏独"、例如"家乐福"、例如"校舍坍塌"等等。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哪里来观点的阐述?

有时候觉得,我们的爱国青年们其实非常可悲。在网络上连ZF、GCD的全称都不能用,却对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政府的任何指责都异常敏感。对于一些理性的声音,大都表现出"普遍"的单一的态度。感觉扣起帽子来,应该跟文革是没有太多区别的。难道这就是我们的"国民性",还是我们教育的问题?

分辨人权和主权的话题,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前者,我们自己没有太多发表意见的空间,难道别人帮我们说出些话语,都是不恰当的?可能这些别人的话语带有偏见、带有误解。这往往是无法避免的,我们推己及人,别人也是这么看待我们的。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只能通过对话来解决,而不是对抗,更不是比谁的人多、谁的声音洪亮。当别人都不再"误解",自己又不能谈论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太晚了?

不可否认,"人权"一直是西方国家手里的一张牌,出了几十年了,以后还会继续出。这张牌后面,更多的是利益。但这张牌表面上,要求的是"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在这次汶川地震中,我们窥出一点意味。但,似乎又如流星般短暂。

记得看到一篇文章,说在美国校园里,藏独分子发表演讲,听众寥寥无几。场外却聚集几百个热血青年,高声呐喊,用喉咙压制藏独的扩音器。一个美国人看到了,其实他与两个方面都没有太多关系,但最后他用"disgusting"(恶心)来形容这个场面。作者是热血青年中的一员,事后他反应过来了。正如,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很多年前,看到一张台湾人游行的照片。无论蓝营绿营,参与者都普遍地流露出那种赶集时候捡到便宜货才有的笑脸。我跟家里堂主共同欣赏完说,"民主被台湾人弄成这样简直就是笑话"。但是,就在我参加一个在卡尔斯鲁尔举行的华人集会以后,组织者在之前和之后的表现,满嘴"小范围民主"、"少数服从多数"。让我开始重新考虑那些台湾人的笑脸了,甚至很多时候,我羡慕他们可以有拥有这样的笑脸。

PS: 后面的感想,是前两天看到别人一篇关于校舍坍塌的博客文章,写得比较理性。昨天却得知被"和谐"了。这种行为本身,不知道代表了谁的利益。

Comments (5)

科学合作中的出尔反尔,很符合美国特点

《科学时报》上的新闻看到:

"12月中旬,美国国会作出决定,拒绝支付早已承诺的在2008年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提供的1.49亿美元的资助。《科学》杂志的文章指出,这一决定让ITER的合作者大为震惊,但不会阻止该项目在2008年的建设。

据《科学》杂志在线新闻报道,ITER的官员说,ITER的费用高达120亿美元 (笔者注,实际总经费为100亿欧元,按现在的汇率,实际为将近150亿美元),美国最近的决定会导致项目经费出现9%的缺口,这是美国第二次退出该项目。"

出尔反尔,很符合美国的国际地位。不太清楚美国的第一次退出,是否是在签署协议以后,至少这一次是的。

问题是2008年的1.49亿美元,只占有ITER总经费的约1%。所谓的"9%的缺口"是指美国的总经费,和中国、印度承担的部分相同。而后两个发展中国家,却不太容易作出美国现在的行为。欧盟承担将近一半的经费,对于一个由十几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来说,需要互相之间的协调,经费似乎问题更多。

美国现在非常依赖于石油,整个ITER的经费,只是美军在伊拉克战场上1、2个月的花费。而研究项目却可以持续几十年。但始终难以理解的是,美国在承诺以后的随意取消。想想美国在第一线的科学家,应该还是更愿意在国际合作中进行工作的。因此,这个行为更多是政府的、符合美国一贯特点的一个决定。

不过大家放心,到时候如果研究成功了,抢在最前面,收割成果的一定是美国。

新闻链接
(想看看Science上的原文,但暂时没有权限,希望最近可以证实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