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理工关于钱学森逝世的报道

在《今日加州理工》(Caltech Today)的头版头条的报道:

capture_03112009_153638Tsien Hsue-Shen, PhD '39, a Caltech alumnus and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died on October 31. He was 98.

Tsien worked for the U.S. military on advanced rocket projects and had been commended by the U.S. Air Force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its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fter World War II. But in 1950, the Chinese-born scientist was accused of harboring Communist sympathies and stripped of his security clearance.

No evidence was produced to substantiate the allegations, and Tsien and his colleagues in academia,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protested that they were nonsense. Nonetheless, the INS placed him under a delayed deportation order, and for the next five years he and his family lived under U.S. government surveillance and partial house arrest.

In September 1955 they were permitted to leave for China, where Tsien resumed his research, founded the Institute of Mechanics, and went on to become the father of China's missile program, a trusted member of the government and Party's inner circle, and the nation's most honored scientist.

10月31日,钱学森刚去世,当天就有很多人在非常不厚道地挖掘以前的旧闻,例如1958年《人民日报》上的农业文章。然后联系因果,说钱应该对自然灾害中去世的人负责。这样的因果关系,看来只有一些中国人可以想出来。一个导弹专家写的农业文章,一个科学家说的马列主义,谁愿意相信就相信了吧。按照这样的标准,把中国当时的文章都挖出来,看有几个人是“干净”的。我现在读八十年代《读书》杂志上的文章,文革印记还是非常明显的,却只距今二十年时间。如果都以现在的要求去要求“古人”,估计中国整个历史上就没有一个“干净”的,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其实,这些号称具有批判精神的国人,往往还掌握着一定的网络话语权。他们与之前的浙江大学领导对待涂博士是没有区别的。抬高自己都是以压低他人、推卸责任为基础的,当然他们是不会承认的。如果“理性”批判,到最后连一点宽容都没有了,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批判?我只能解释成“为了吸引眼球”。

当时出于愤怒,在Twitter上骂人。现在,对骂这些人是“疯狗”还是不后悔。那时这样写道:

一个人物离去。一群疯狗偏偏要将人物的尸体脱下神坛,撕扯,欢叫。而根本不去考虑一下这个人物留下的东西,带给国家的不同,带给世界的不同。不知道疯狗们撕扯的时候,会不会看看镜子,镜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嘴脸。

大学时代,去得最多的一个建筑,就是以钱学森命名的,建筑入口处就是钱学森的头像。另外,和钱学森的专业背景也是相通的,于是也很能够了解到他的贡献。钱学森生前对于中国现代教育的提问,倒是我们最应该考虑的东西。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冯·卡门(这里有他的学术家谱),他是钱学森的博士导师(冯·卡门还有一个中国学生,林家翘)。钱学森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在他写的The Wind and Beyond一书中,他为钱学森专门写了一章,名字叫做《钱博士和红色中国》(Dr. Tsien and Red China)。历史上往往是学生给老师写传记,到钱学森这里倒是老师给学生写传记。例外一本钱学森的传记,出自张纯如(Iris Chang)之手。

钱学森的那个关于中国现代教育的问题,就是关于杰出人才的: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一个社会如果缺乏对于人才的基本尊重,那么还谈什么教育和培养“人才”。尤其在一个“杰出人才”离去的身后,跳出如此多的“小丑”拿着放大镜,寻着伤口。而这样的伤口实际上不仅仅属于一个人,它属于整整一代人。

 

附报道原文链接:http://today.caltech.edu/today/story-display.tcl?story_id=39604

Comments (19)

搭积木

小时候玩搭积木,弄完以后,要装回盒子里,发现盒子的容量不够,或者重新手动安排一下,或者摇摇盒子得到一点额外的空间。

Nature上最新一期(Vol 460, 13 August 2009),有一篇Torquato and Jiao写的文章,讨论怎么在一定空间内寻找堆积的最高密度。使用的单元包括普拉图和阿基米德提出的结构单元(四面体、六面体、八面体、十二面体…,如下图所示)。之前,人们关注的比较多的是,球体的随机致密排布(Random Close Packing)。对于这些类似积木的单元,则由于问题更复杂而研究得比较少。在三维空间里,球体由于对称性,只有平移的三个自由度,而列出的结构单元则增加了转动的三个自由度。在现在这篇文章里,提到的是一种“适应收缩单元”(adaptive shrinking cell)的优化方法,利用计算机蒙特卡罗方法进行模拟,去逼近和得到理论的相对密度上限。

但是,实际问题里的堆积,往往无法达到理论上限,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摩擦力的影响形成拥塞结构,而无法进一步致密。除非施加外力或者改变温度来打破形成的拥塞结构(Liu and Nagel, 1998)。

image

这个工作不是针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比较有趣。我这里就简称为“搭积木”问题了。由于最近的工作,有一个类似的问题,就是研究球体随机排布的,寻找一个计算机模拟的拓扑结构,来看非均质材料的宏观性能。不过这个问题已经在上世纪80年代,被一批物理学家做完了。现在就是拿来做做工程应用。Torquato还有一本书关于非均质材料细观力学的,Random Heterogeneous Materials: Microstructure and Macroscopic Properties, Springer (2001).

[1] Torquato and Jiao, Dense Packings of the Platonic and Archimedean solids. Nature Vol 460, 13 August 2009.
[2] Liu and Nagel, Nonlinear dynamics: Jamming is not just cool any more. Nature Vol 396, 05 November 1998.

Comments (5)

德国人的科研丑闻

算是比较老的故事。

JHSchoen一个名叫Jan Hendrik Schön(舍恩)的德国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和纳米技术研究。在1997年从德国康斯坦兹大学拿到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到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2001年在贝尔实验室狂发文章,当年据说每八天就有一篇研究论文发表(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国内有个搞化学的似乎比舍恩更厉害)。结果东窗事发,数据造假。几年内发表的包括八篇在Science和七篇在Nature的文章,在丑闻后被杂志撤稿。当年Schön也是风光一时,得到了众多奖项。如果不是最后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两个教授发现,他在三个不同实验里,得到了完全一致的数据信号噪声,最后揭露了这个丑闻。舍恩可能还会平步青云,还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事发之后舍恩返回德国,到一家公司工作,康斯坦兹大学也取消了他的博士学位。

这个丑闻(Schön Scandal)以后,引起科研界对于审稿人制度(peer review)的激烈讨论。这个制度,邀请几个该领域的专家,评审文章的质量、原创性和真实性。像舍恩这样大规模造假的,假的重复多了,就成了“事实”。评审人制度,实际上都是些同行来看文章。

[相关链接]

Wiki的页面(英文):
http://en.wikipedia.org/wiki/Jan_Hendrik_Sch%C3%B6n

Spiegle上当年的报道(德语):
http://www.spiegel.de/wissenschaft/mensch/0,1518,215798,00.html

发表评论

关于民间科学家

上海的房子倒了,官方的解释出台了,民间的质疑开始了。

三表老师在博客里引用了一个民间的质疑,一二三四,四大论据,一步步质疑官方结论。看完以后,感觉不要什么问题出来就先用高中物理来解释,看看相关的土力学知识,这样的论据就根本站不住脚。例如,土层里的剪切带,例如,颗粒材料的流动性,都是基本的土力学知识,推荐的科普阅读有 Druan: Sands, Powders, and Grains (Springer, 1999)。而三表老师,明显文科出身,一看文章逻辑通顺,立马“来函照登”。看三表老师博客的,一般文科生、新闻系的居多,于是开始怀疑。怀疑精神都要有的,不过要在辨别真假论据以后才好。作为民间科学家,讨论相关问题的时候,最好也先预备点基础知识,至少不要提出一些违反基本常识的猜想。

其实,对于问题的讨论和质疑官方的结论是没有问题的。这也是科学的基本原则。

例如,美国911以后有很普遍的来自民间质疑,基本论据有:一)飞机是铝合金,WTC是钢结构,撞上去就是以卵击石;二)倒塌的时候,房子像是定向爆破。而那时在美国西北大学的Bazant就在美国土木工程学会(ASCE)的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上写文章讨论,由于燃烧,钢材受热以后发生蠕变屈曲,上层建筑在支撑架屈曲以后,向下冲击,于是有世贸大厦最后的倒塌。这篇文章,在911之后,在交大图书馆偶然看过。感觉还是有很多细节值得推敲,但基本原理是正确的。这篇文章综合了理论和数值研究的结果,基本算是一种合情合理的解释。之后,Bazant等人写了一个系列的文章(直到2008年还有新作),发表在Peer-review的学术期刊上完善最初的假设。但是来自民间的质疑就一直没有停过,例如著名的911阴谋论。

上海那个官方的结论,虽然没有Bazant的研究那么专业,但至少是合理的。和那个民间的质疑比较,还是比较愿意相信官方的“专家”结论。不过最后来说,就算官方的结论合理,没有建筑材料方面的问题。建设方也是犯了非常低级的错误(在建筑物一边挖土,另一边堆土)。附近的住户完全可以由此要求退房,理由在于,如此低级错误,明显没有任何专业精神,怎么能够保证自己买的房子安全。

______

PS,引用一段笛卡尔的话,他这样定义固体和液体:

A body is liquid when it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smaller parts that move separately, and it is solid when all its parts are in contact.

Principles of Philosophy (1644-1647)

中文翻译:

当一个物体可以分成各个小部分,而且小部分之间独立地运动,那么它是液体;当它的各个小部分互相接触的时候,它就是固体。

这段定义中,他忽略了颗粒材料,因此这个定义也不太恰当。颗粒材料就是由互相接触的小部分组成的,同时具有固体、液体甚至气体的特性。参考文献:Jaeger, H. M., S. R. Nagel, et al. (1996). "Granular solids, liquids, and gases."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68(4): 1259-1273.

Comments (4)

“五毛党”

前几天,桑林志上有篇文章,谈论杭州那辆车的时速。博主是搞科研的,引用了下面的一张图,关于撞击距离和车速的关系,是别人比较模型和数据的图。结果,被后面回复的人说成是"五毛党"。唉~这个世道。

wrapprojection2.gif

那个"20米远,5米高"的说法一出来,大家都纷纷开始用高中物理知识来解释,算个大概时速。以前说过,我不太关心具体的时速,反正都是超速,也造成了同样的后果。不过还是要强调几点,实际的碰撞过程,远远比高中物理复杂。先不说原始数据的准确性,例如车重、车型、撞击角度、体重、抛物线高度以及距离等等等等。更重要的是,这不是一个理想弹性碰撞,看到那辆肇事车的照片,左侧和车窗的严重破损,其实就是一个耗能过程,材料通过塑性变形、屈曲、和断裂系吸收能量,包括碰撞时候发出的声音。更不用提,人体组织具有一定粘性,可以吸收和消耗一定程度的外界冲击。倘使忽略这些因素,那么一般算出的都是一个速度的下限。

而上面那张图,也是存在不少问题的。第一,看到的是20m这个距离,模型给出的车速从36到72km/h,误差很大。而模型这么大的误差(灰色区域),在于实际数据(黑色三角)对比过程中,都没有涵盖所有的数据点。甚至,我还可以给另外一个极端的模型,说无论人飞多远,车速在0到500km/h之间。所以,根本上这只是一个参考。桑林志上引这个图片,本来没有什么问题,多一点参照,总比胡乱质疑的好。

我比较相信的是,基于现场刹车痕迹和轮胎类型得到的结果。而这些细节在杭州交警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根本没有提到。当时在想,如果那批人不都是些官员,而有一两个搞技术的人,说点"实话",情况就会好很多。比如,在陈述肇事者方面证词以后,讨论一点具体的现场测量过程和数据,然后说调查正在进行。这样的效果远远比直接 采用肇事者方面证词好得多。类似于写科研文章,你不说过程,只说一个结果,而且这个结果来源可疑,别人怎么相信你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天堂里的那些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