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笔记(2000) > 读书笔记:《对另一种存在的烦恼》2000年4月17日-

读书笔记:《对另一种存在的烦恼》2000年4月17日-

2005年7月31日 发表评论 阅读评论

《对另一种存在的烦恼 -- 俄罗斯白银时代短篇小说选》
吴 笛 编译   云南人民出版社

 借于交大钱学森图书馆。( I 512.4.358)
 2000年4月17日读毕。

封面是一个与首回眸静思的少女的雕像,本身便有一种吸引人的力量。并且有这样的名字____白银时代。近阶段几个出版社纷纷在出版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书籍,偶尔翻一下,这一次读到了小说。

相对于黄金时代而言的白银时代,我总想从中寻出一些区别于前者的普通的风格差异,但在读的同时发现仅这些选出的小说而言便有明显的差异,有些小说的故事很符合古典的章法,面有一些则几乎看不到所谓的“情节”,或只是一种感觉与心里感受的外化。有许多中象征主义的手法,更强调的是一种读的感受。到底是什么有别于黄金时代呢?白银时代有许多纷杂的影象,或许这种纷杂便是一种风格。而产生纷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如果说普希金他们这一代人将西方文化引进到俄国,为民族文化与异域的嫁接做出了成功的试验,那么,白银时代的一代人则在对前人的文化遗产加以继承的同时,作出了创造性的发挥,让俄罗斯理念以迥异于传统所理解的东西和西方的模式走向了世界。”(《总序》)
似乎是一种汲取与消化的差异。黄金时代的汲取是在做一种两种文化对接的尝试,那么消化之后的过程则是一种创造的过程。汲取与消化之后的新的俄罗斯是什么样的,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于是产生了纷杂,也就是多元化。换句话说寻找出路,首先出路的可能性不是唯一的,其次便是寻找的我决并不会去走相同的路。于是每个人的解释成为纷杂的一员,于是产生这种风格。由白银时代可以想到类似的近现代中国。

另外,读过的小说集(个人或多人的)从没有那么强烈地感受到那样的明显风格差异,似乎也不用去寻找一种时代的共同性了。这种共同性便是纷杂。

   库普林  *丘尔科夫       安德列耶夫
  丘尔科夫对象征意象的运用。

分类: 读书笔记(2000) 标签: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评论.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 trackbacks 和 pingba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