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随感随想 > 关于《选择性闭嘴》

关于《选择性闭嘴》

2009年11月11日 发表评论 阅读评论

最近,土摩托在博客上写了一篇颇受争议的文章,名为《选择性闭嘴》(链接)。讲的是一些文科生不经过调查研究,谈论科技问题,闹出很多常识性笑话。出于“愤怒”,作者的建议是“选择性闭嘴”,有下面这样的文字: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愤怒几句了:你们这帮少见多怪的文科生写手们,什么时候才能学会闭嘴啊?看看国外那些真正有学问的作者,哪个不是精通文理?就拿这本《SuperFreakonomics》的作者来说,他的专业貌似是经济学,但他同时也知道地球物理的新进展。看看国内这帮文科写手,除了会玩点文字游戏之外还会什么?你们的想象力也就到此为止了,随便一个理科生都超过了你们。

Science_covermed此文一出,戳到了文科生们的痛处,作者土摩托立马遭到围攻追打,其中包括曾经是理科生的和菜头。其实,一些科技上的常识性错误,反应的是两面:一方面是“文科写手”喜欢的文字游戏,一方面是中国专业科技人员从事科普的缺失。前者掌握了话语权,后者往往有点默默无闻。其实就算是“理工科”背景的,由于科学里的门类,往往也不是门门精通的,这样一来事先的调查研究和事后的辩证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看看西方国家,大部分政治家并不太了解科技(不像中国,很多理工背景的政治家)。这些专业政治家们可以叫出大众喜欢的口号。其实这也是文科生谈科技的一个表现,这如果在一个民主国家就有点不受科学家们欢迎了。就像当年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担心的一样,民主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庸俗。这里的说法是科学素养的不足,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科研水平很高,但大众的普遍科学水平不够(例如,公众对于进化论的认同)。不过,科学家们也是有反击的手段的,类似土摩托的愤怒以外,他们可以写写科普文章、做做科普讲座,逐渐改变公众和政治家们的观念。基于互联网,现在这样的传播手段,实际已经有很大的便利了。

最近遇到的一个例子,看到草根网上的一篇《“停滞”才是硬道理》(链接)里这样提到可控核聚变:

那么核聚变,第一是不可控,第二是不安全。至少目前还看不到核聚变可控的希望。那么即使将来核聚变可控了,那也是不安全的。对核能的利用,就好像是把人类绑在了一个火山口上。有人预言,在人类将来的某一天,或许是一次小小的事故,或许是一次恐怖活动,或许是一场战争,仅仅是一个瞬间,整个世界就全完了。——没有赢家,没有输家,也没有见证者。

由于可控聚变工程是现在从事的专业,看到上面的关于“不安全”的写法,是典型的道听途说、耸人听闻。让人联想到之前关于LHC(大强子对撞机)的事情。知道一点关于可控核聚变知识的人,都不会去写出这样的文字。当然可控核聚变和氢弹原理有一定的类似,但造出来的反应堆根本就不是一个定时氢弹。否则怕死的法国人怎么可能同意建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氘氚反应,需要提供上亿度的高温环境(wiki)。在反应堆事故中,一旦真空壳破裂,聚变反应堆里的氘氚反应条件自动解除。哪里来的氢弹?哪里来的世界毁灭?

在很多问题上,往往经过论证有逻辑的论述,没有耸人听闻道听途说的说法受欢迎。后者可以作为吹嘘的资本,它不乏听众。但对于真正的文明发展,是不具有任何建设性作用的。土摩托的提议,“选择性闭嘴”倒是不一定。对于作者们,在写下一些文字之前,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还是多考虑一下、多调查一下。读者们明辨一些论据,也是需要经过一定思考和训练的。另外,文科生写点科技进展的文字也未尝都不好,由此查找资料,也算是科普的过程。最主要的是文笔好,写出来的东西,公众愿意去读(暂且不论对错)......

分类: 随感随想 标签: ,
  1. HJ
    2009年11月11日23:41 | #1

    恩 有道理

  2. 乡长
    2009年11月12日12:40 | #2

    阿甘你不就是在搞聚变吗,你看再过个50年会有核聚变电厂吗?我记得哪个人的论文说现在的科技是加速度发展的,我就是不知道有生时间能不能看见那种穿越“虫洞”的空间旅行器,能去外星球的乡下玩玩,呵呵

  1. 本文目前尚无任何 trackbacks 和 pingba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