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5 月, 2009

[养牛笔记] 抬头做人

第75天,每天一次,练习抬头。帽子,属于是负重练习。

Comments (3)

PDF图片到EPS文档的转换

一篇论文寄到Elsevier准备校样。今天收到Elsevier的信件,说我的文件是基于PDFLaTeX的,他们只接受LaTeX/TeX的文档,图片只能是TIF或者EPS的,PDF格式的他们不收,而我用的几乎都是PDF格式的图片。原文这样说:

Acceptable text file formats include MS Word, Word Prefect, RTF, TEX and plain ASCII text. TIF and EPS files are preferred for figures. PDF, DVI and PS files are not acceptable for publication purposes.

看来,这个杂志还是比较偏向M$ Word的。以前投过Word版本的,没有任何问题。现在,只能想办法去转换所有的PDF图片了。总不能转回Word版本吧。之前,我用的是LaTeX,后来发现PDFLaTeX非常方便,图片PNG、JPEG、PDF都可以,一直就用来下来。几乎所有的图片输出都是PDF的,以前的EPS文件,都已经转存成PDF了。现在又要转回去,所谓"折腾"。一篇文章里十几张图,查了一下Windows下可用的软件,没有合适的。上午,竟然手动用Acrobat Professional一张张转换。后来发现在Linux/Unix下,直接就可以做批处理。命令是

pdftops -eps <PDF-file>

直接转成同名但不同后缀的EPS文件,比手动转换快多了。在LaTeX文档里,需要改变的也不多。EPS的文件大小比PDF的大很多,但放到压缩包以后,就问题不大了。所以,把文档传到Unix服务器,几个键盘操作,转换完毕后传回来,比在Win下面用鼠标点来点去效率高多了。终于搞定了。

Comments (2)

巴萨,巴萨

欧洲看球的好处就是不用半夜起来,坏处就是不容易找到免费的直播。昨晚的冠军杯决赛,德国的免费电视台,卫星一台(SAT1)直播。

进半决赛的四支球队,除巴萨以外,其它三支都是英超球队。英超已经不是十年前的"英糙"了,不过和巴萨一比,还是捉襟见肘。小范围被来自英超的对手围抢,两三个巴萨的队员就可以依靠短传配合出来。

上一场半决赛,切尔西对巴萨。切尔西就输在主场11对10的时候,主教练希丁克有点保守,终于被巴萨扳平。对于技术型的巴萨来说,在没有被对手压制的情况下打控制球,还是不显人数上的弱势的。终于在加时赛的时候,靠因涅斯塔的远射淘汰了切尔西。看完那场半决赛,我觉得巴萨可能最后输给曼联,但总不至于在没决赛前,就已经将奖杯送给英超的好。

这场决赛前,就打算和办公室豪哥打赌,结果两人都是喜欢巴萨,但觉得结果不妙。于是,也没打成这个赌。我喜欢巴萨的梅西,之前他在汉堡(HSV)踢球。无奈,德甲存不了巨星,成名以后大都被挖走。2006年世界杯,梅西进了国家队,结果阿根廷主教练没有这个魄力在关键时候用梅西,输掉了比赛。难道看不出这个年轻的小个子就是另外一个马拉多纳?......

偏题了,冠军杯,冠军杯。估计都看过这场比赛的。一般来说,决赛都是偏保守的,高手对决,一招制胜。但这场决赛的总体印象是,上半场10分钟埃托奥进球以后,双方都是攻势足球,看得过瘾。有两点问题:

  1. 巴萨最出色的是谁?我觉得不是进球的埃托奥和梅西,而是那两个中场因涅斯塔(Iniesta)和夏维(Xavi),两个人都是西班牙国家队的,技术出众,传球精准。不然,一米七的梅西怎么还能在曼联后卫那里进头球?也难怪西班牙队现在FIFA排名第一。
  2. C罗出色吗?个人来说,一直对他有偏见,球踢得不错,人品比较差,个人感觉而已。但是,看到开场以后,曼联的攻势,但前面4脚射门都是C罗的,感觉如果一个球队都依靠这一个人进球的话,未免有点像下棋锋芒毕露,没有任何后手。相比而言,巴萨的进攻点就很多。C罗到后面,对普约尔的连续犯规,未免有点过分。不是裁判留情面,两张黄牌应该问题不大。

这样的比赛,等多久才再有一次?......

xaviiniesta2.jpg 0,1020,1536043,00.jpg 0,1020,1536016,00.jpg
0,1020,1536029,00.jpg

Comments (1)

闭门造车的国际项目

这里说说,欧盟内部的聚变研究。磁约束聚变研究本来是一个国际项目(七方参与,欧美俄中日韩印度),但现在看来越来越像是在造巴别塔。语言不通,各搞各的。

babel1.jpg

  • "正规化"的组织

4年前,选择到欧洲做研究的时候,就是看到这个项目的国际化程度,"国际热核聚变实验装置"(ITER)。没想到在开始建设实验装置的时候,欧盟就开始闭门造车。先是成立一个F4E(Fusion for Energy)的组织,协调各个欧盟研究单位。初衷是很好的,就像欧洲议会,调停一下各个组织之间的问题和纷争。但协调完以后,是个什么状态?那就是,几乎关闭了所有欧盟研究单位直接同外界的官方联系,而必须通过下面的"正规"渠道:

欧盟单位 >> 项目管理单位 >> F4E >> ITER >> 非欧盟单位

而以前的渠道是:

欧盟单位 >> 非欧盟单位

插进了三个管理机构。正规化本身问题不大,但这些管理组织原则上应该做的是监管,而不是插入到学术交流里去。这样的正规化带来的就是效率的底下。做事情的时候,最有效率的是直接找到下一家,倘使中间过了几个无关紧要的管理部门,那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现在在想,欧洲经济危机里,失业率不算太低,估计与庞杂的机构和组织很有关系。

  • 版权问题悖论

最近,还有一个关于版权问题的悖论。前天收到一封信件,名为《欧洲原子能机构聚变研究发表论文的规定》,声称现在开始,个人不能签署任何版权转移的协议。而这个版权转移协议几乎是发表论文必经的一个过程。这个《规定》厉害的地方在于,原则上作者可以选择对期刊转移版权,或者保留版权,但新《规定》说作者没有在此做选择的权利,需要欧洲原子能机构里专门的秘书来完成。

一般来说,这个协议只需要在线,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划几个钩就好了。而这份《规定》就限制了作者这样的权利。那现在发表论文怎么办?那只能委托相关秘书代理这个过程。而按照保密上的问题,作者不能随便转让密码。也就是说,这个版权转移,只能由作者来完成。按照前面的《规定》,作者又不能做。所以,结果是谁都不能签署这个协议,论文发表也就此泡汤。而最后的问题是,研究中心每年还有一个项目里的发表论文的评估。如果实行这个《规定》,今年估计整个聚变研究组都完蛋了。

这封信件发出以后,就有很多人反对。也有人提到了这个悖论,估计到最后真正接受的人不多。这就是管理部门没有第一手经验,胡乱指挥的后果。

知识产权本身对于科学交流有利有弊。在大家要共同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这样的知识产权保护就难免阻碍原本通畅的学术交流。

logo.png

  • 国籍

现在的工作越做越工程,还被间接限制了发表论文的自由,感觉不如直接去公司。好坏后者工资高。况且欧盟闭门造车以后,我们这些非欧盟国籍的,就有点卖命不讨好的可能。到时候,搞出东西来还属于欧盟;分配项目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下申请人的国籍。在大项目框架下的很多新位置,都开始要求申请人具有欧盟成员国国籍。再不像三四年前的情况。

一次去开会,讨论关于欧盟内部的项目问题。谈到人力资源花费,旁边一个人开玩笑说:"这里又不是中国,很多人不是免费干活的。"他的所指是最近国内的一些公派博士后,对于欧盟来说,完全就是免费劳力(工资由国内留学基金委出)。说完以后,他发现我坐在旁边,开始有点尴尬。我说:"对于我,不单要在这里拿工资,还绝对不会要得比你少。"

......

当初对于这些项目的设想,就是一个大的工程学问题,几个国家一起做。但遇到大项目,政治往往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搞到政治,大家都留一手,另外,非我族类的还是提防一些。

Comments (5)

一地尸体

经过四天的公共假期(耶稣圣天节,上周四到周日),今天早晨返回办公室,看见同屋豪哥站着愁眉苦脸。原来,上周三临走的时候,忘记关窗,同时也忘了关灯。研究所位置在一个森林中间,我们的房间在一楼,而且在这样一个已经酷热难当的初夏。以前,曾经有一次类似的错误,第二天发现屋子里有很多个头硕大的昆虫。而这次,竟然经过了四天!

写字台上黑蒙蒙一片,一开始以为是桌子上积了厚厚一层灰,走进一看,竟然是无数小昆虫的尸体。呈带状分布,位置就在那盏没关的日光灯下方。昆虫们见到亮光,就更吸毒的效果差不多,一直不停地飞,不分白天黑夜,直到筋疲力尽。而那扇没关的窗,给了昆虫们前赴后继的可能。就像参加一个"派对",小昆虫,经过四天的疯狂,终于体力衰竭,层层跌落到地板上、写字台上、键盘上。大的昆虫,筋疲力尽,分布在墙壁和窗上。景象吓人。当时在想,还好以前那个同屋走了,那位见了甲虫就跑到10米以外的,看见了不知道晚上会不会做噩梦。

清理了那一桌一地的"尸体",对那些一息尚存的大昆虫,只能门窗打开,关闭办公室里的日光灯。昆虫们的"聚会"终于结束,尚有体力的逐渐飞出,回到森林......

结论:

  • 一)参加派对,要注意保存体力;
  • 二)干什么事都要注意身体,不要太专心;
  • 三)离开办公室不要忘记关窗,也不要忘记关灯。最要不得的是,两个都忘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