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12 月, 2009

论文

在今天出版的Science,应该是2009年最后一期了。covermed

T. J. Rupert, D. S. Gianola, Y. Gan, K. J. Hemker.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of Stress-Driven Grain Boundary Migration.

Science 18 December 2009:
Vol. 326. no. 5960, pp. 1686 - 1690
DOI: 10.1126/science.1178226

讨论的是对于晶体界面在不同应力状态下迁移的实验验证。文章链接在这里。是和别人合作写的东西,另外三个现在分别在MIT、Penn、和JHU。做实验和模拟花了不少时间,今年年中投稿以后经历了异常痛苦的审稿过程,来回多次,争论激烈,终于知道在那里发篇文章不易。这次合作而已,不是主打,倘使后者,估计太难太难。以后有空来写写具体过程吧,三言两语说不完。

可惜的就是这一期的封面(右图),实在不是想象的那种……

总是觉得Science和Nature是科普期刊,很多细节没有谈论,很多fancy的结果没有显示,例如下图是个更复杂的计算结果,讨论起来太困难,只能省略了。不过有打算写后续的文章,当然是针对专业期刊的。

Science_PRimage

Comments (8)

2009时代周刊十大英雄

chesley_sullenbergerneda_agha_soltanmike_perhamcaptain_philipskimberly_munley
ally_jacobs
sichuan_earthquakeleonard_abesssultan_munadimuelmar_magallanes

时代十大英雄,类似于“感动中国”一类,也有点官方性质,不过没有后者那么明显。每个人后面都有一个故事,读起来也是很有意味的,可以从下面列表的链接进入。今年,谭作人当选,不过竟然连张照片都没有(上面第七张),而拿了一张四川地震的照片来替代。谭现在还在狱中,罪名是“颠覆国家政权罪”,今年11月23日在成都宣判入狱三年。

2009 Time Top 10 Heroes

  1. Captain Chesley (Sully) Sullenberger
  2. Neda Agha-Soltan
  3. Mike Perham
  4. Captain Richard Phillips
  5. Kimberley Munley and Mark Todd
  6. Ally Jacobs and Lisa Campbell
  7. Tan Zuoren
  8. Leonard Abess
  9. Sultan Munadi
  10.   Muelmar Magallanes

这里关于谭作人的文章:

肉包子打狗
因言获罪与言论自由

发表评论

广角和长焦

发现自己很久没有写一篇文章了,打算今天来凑数一篇。这里就搜刮图片两张,看看广角和长焦镜头的区别。

广角视野够大,风景建筑手到擒来。不过不适合拍人像,以下面的照片(图一)为例,考虑如果换某位美女,拍完看片估计砍死摄影师的心都有了。至于长焦嘛,看得够远,不过容易错过近处精彩的东西(图二)。

(图一,广角)

1257838649UtSneze 

(图二,长焦)

efa88324accd4ed513a57bc7acfba005abcfac98_m

 

现在的数码单反,经常有一个1.5x的系数(Focal length multiplier),凑了长焦苦了广角。于是一些胶片时代的经典镜头只能退休,要不屈才变成标准镜头。可惜了……之前说要等宾得的全幅,后来趁回国的机会买了K7。现在发现,其实广角是不容易用好的,而且广角永远是不够广的,扫拍几张回来做也行。之前在很多地方拍全景都是连拍几张,回来拼图的。今年去了人来人往的大连星海广场,背着43/1.9,扫拍广场,回来拼不出来,原因就是游人不断变换体位位置,两张再也合不起来。

PS,最近在ebay上盯Pentax LX,打算玩玩正片,看运气了……

Comments (2)

插图:着火了

最近文章里的插图。做实验的人写的文章,我帮着算了应力。算出来的云图比较有趣,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文章投出去,给同是做实验的评审人一看,那位就问“插图里着火的地方”是什么意思。

我们解释了半天,写了大半页回答。到主编那里,人家说我们这是科普期刊,你们写这么专业还有公式,谁会看,直接删了……

stress contour plot

Comments (2)

德国式冬季

这是在德国的第五个冬季。

德国的冬天,漫长阴冷,几乎没有日照。除了在屋子里呆着胡思乱想,还真没有太多的事情好做。以前说,这就是德国盛产哲学家的原因之一。德国的初春,但凡有阳光的日子,就可以发现很多德国人都躺在草地上,或大大咧咧、或遮遮掩掩地裸晒。那时会想,原来德国也是有不少人口的。

在这五个冬季中,去过一次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去过两次法国尼斯,到过一次布拉格,回过一次国。反正就是呆不住的整个冬季。除了布拉格(比德国还冷),南法和意大利的冬季和德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去博洛尼亚那次是4月初,那年德国竟然还没有过完冬季,意大利却阳光明媚,照在色彩鲜艳的建筑外墙上,有些耀眼。只需穿一件衬衣就已经足够,中午的工作餐还有三道菜,竟然配有红酒。飞机飞回德国只需要一个小时,到了德国机场竟然下起了大雪。机上的一位乘客说她已经想念意大利了。

虽然已经12月初,相比德国密布的铅灰色云层,在尼斯天使湾的阳光海滩,碧海蓝天,简直不敢相信这两个地方都是在一个季节。当然还有德国觅不到的各色海鲜,所以尼斯去了一次又一次。看到法国人、意大利人和德国人之间的差异,有时候想想,人的性格可能和也是和气候有关的。

冬季日照变短,现在需要上班打卡,于是每天天还没亮就到办公室,天完全黑才回家,才勉强凑够工作时间。来回路上骑自行车都是要开灯的。很可能下一个冬天,就不在德国了。离开了德国式的冬天,就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才能有机会回到欧洲,还能否如现在这般周游欧洲……

Nice_2

Comments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