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笔记书评

余英时·关于知识分子 和其它

"...但是从50年代起,中国知识分子遭到了从所未有的屈辱和迫害,他们的理想和热情早已荡然无存了。我在七八年前曾说过,老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都是以平静的心情等待生命的终结,中年一代的有的彷徨苦闷,有的随世浮沉,年轻的一代则或者腐化颓废、或者愤世嫉俗、或者各谋一己的前程。这个观察,我自觉在今天还未失效,甚至更严重了。在主观方面,今天的文化危机特别表现在青年知识分子的浮躁心理上。他们是少数尚有理想、尚有热情的人,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寄。他们浮慕西化而不深知西方文化的底蕴,憎恨传统而不解中国传统为何物。他们的思想境界没有超越"五四"人物,但以中西学术的修养而言,又远不及"五四"先辈那样坚实。..."

余英时《论文化超越》(《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506-507页)

三代知识分子之间的差异,看到形容年轻一代知识分子的句子:"浮慕西化而不深知西方文化的底蕴,憎恨传统而不解中国传统为何物"。难道不正是现代年轻人的困境?这篇文章不是主要论述知识分子的,所以第一句作为原因,似乎远不够。而我更希望看到的是,老先生对于现状(以及青年人)的忠告,未可得。不过经常在余英时先生其他文字中,见到反面的论述。考量话语的背景,而不是直接拿来,例如鲁迅关于"青年必读书"的回答:"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另外,提及20世纪初期,邓实 (1877-1941) 指出:当时求实求新的知识人"尊西人若天帝,视西籍如神圣"。很奇怪的现象,但至今依然有存在的影子。

想看两本书:
[1] Peter Watson. Modern Mind: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he 20th Century. 2001
[2] John Brockman. The Third Culture. 1995
后者《第三种文化》是相对 C.P. Snow 提出的人文与科学两种文化,而谈及科学知识的通俗化和普及化。

Comments (2)

《伦敦书评》上关于新闻媒体的文章

2008年3月8日的《伦敦书评》上有一篇 Yonatan Mendel 写的文字。其中提到以色列媒体的导向作用。和最近写的一篇文字,说的是同一个早就存在的事实。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亲身经历,说明以色列媒体的"主旋律"功能:

1. 作者在一年前申请一个以色列报社。报社拒绝作者的理由是,他会说阿拉伯语言、在巴勒斯坦学校受过教育、参与了不少以色列-巴勒斯坦的合作项目。因此保持中立的态度是不适合报社的,报社需要的是能够参与运动,而不是能够站在事件以外的评论者。

2. 关于话语。以色列媒体的一个常用方式,提及以色列人的话语,就说张三,李四;而说道巴勒斯坦方面,对以色列不利的言论,就说巴勒斯坦人声称(The Palestinians claimed that...),而不提到话语的出处,生怕增加哪怕一点言论的真实性。

3. 作者在以色列街头看见持枪的军警,想到如果一个巴勒斯坦人到以色列,射杀一些带枪的人(gunman),那一定是恐怖主义。而相反,以色列军人到巴勒斯坦,杀死带抢的巴勒斯坦人,那就是"正义"的清剿行动。而实质上,这两个行为的本质是相同的。

4. 在所谓"定点清剿"(targeted assassination) 行动中,以色列媒体片面强调行动的成功方面,而几乎不提及这些行动中巴勒斯坦平民们的伤害。在2006年5月20日的一次"定点清剿"行动后,以色列媒体铺天盖地地宣传着被刺杀的 Muhanmmad Dahdouh,却忽略了这次行动中丧生的4名巴勒斯坦平民,以及3名重伤的平民,包括一个叫Maria的5岁女孩,颈部以下瘫痪。

......

这篇文章中,作者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这里只选了4点。如果看到这些事实的普遍性,很可以理解现在所谓西方"自由"媒体的行为。除第一点以外的手法,在CNN等电视台随处可见。不过,要注意的是,听到见到一个事实,我们是否能够想想另外的一面,而不是被"表象"控制。进而思考媒体展现一面,而不是另外一面的动机,这才能够真正了解事件的"本质"。

时评性的文字,固然想更全面的展现问题。但偏向性的报道是无法避免的。这个周末是复活节(Easter)假期,梵蒂冈的教皇在祝福时,提到很多存在冲突的国家和地区,苏丹的达福、伊拉克、阿富汗...、最后还提到西藏。结果到了CNN里,就成了标题新闻"教皇提到达幅和西藏"。所谓断章取义都是有背后的意义的。

Comments (1)

摘录·余英时关于文化重建的论述

读余英时《文化传统与文化重建》(三联)中文章《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和《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摘录若干如下。

《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

  • 基于我们今天对于文化的认识,中国文化重建的问题事实上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与中心观念在现代化的要求下如何调整与转化的问题。(p430)

YY:注意提到"调整与转化"。

  • 造成中国思想贫困的客观因素当然很多,...古人说,"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以兴也"。近代中国便正缺少这样一个"积德"的阶段。但问题并不完全在于政治社会情况的不安定,以致学术工作从无循序渐进。更重要的是多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仍然摆脱不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的拘束,因此不能严守学术岗位。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政治是第一义的,学术思想则是第二义的;学术思想本身已无独立自足的意义,二是为政治服务的事务。自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以来,这种偏向便愈来愈显著。不但治中学者如此,治西学者亦复如此。一般倾慕西方文化的人在取舍抑扬之际也缺乏真知灼见;他们往往对自己还没有十分弄清楚的东西,已迫不及待地要用之于中国政治和社会的改造上面。这种轻率而又轻薄的态度不但与西方"为知识而知识"的精神完全背道而驰,而且也和中国人所一向讲究的为学须分本末人己的传统大相径庭。...(p431)

YY:看看中国现在高校里的现象即知。另外,一些全盘西化的"知识分子",经常拿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来说事,例如建议英语变母语等等。不安心研究西方文化的特点,拿了鸡毛当令箭。

  • 学术和文化只有在民间才能永远不失其自由活泼的生机,并且也惟有如此,学术和文化才确能显出其独立自主的精神,而不再是政治的附庸。(p432)

《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 人间的秩序和道德价值从何而来?...(p448-463)

YY:上述论述中,余英时比较了中西文化在根源上的差异。可以间接解释以下的问题:一、中国人改信基督教,容易混淆世俗与神圣的界限。根源在于传统文化中的差异。二、中西方国家对外政治的差异,在于中西文化中"追求价值之源的努力"是或者内向超越的(中)、或者向外向上的(西)。

  • 由此可见基督教在西方近代文化中有两重性格:制度化的中古教会权威在近代科学的冲击下已经彻底崩溃了,但是作为价值来源的基督教精神则仍然弥漫在各个文化领域。(p455)
  • 康德的伦理哲学强调必须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又说:除非我行事的根据成为普遍的道德法则,否则我将不那样做。这是西方现代观念。但中国儒家的思想想来便是如此。康德的道德法则更合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基督教的"己所欲,施于人"的金律(Golden Rule)更为合理。...(p460)

YY:上述比较,也是一个根源性的差别。例如,近阶段德国施行的"价值观外交",很符合基督教金律,难免让国人难以理解。更欣赏,中国文化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篇是长文,尚未读完。对于余英时的论述,难免断章取义,不过暂且记录。

2008年3月2日

Comments (1)

阅读书籍清单(-2008.02.16)

以前,读完一册书,还写些当时的想法。现在读完以后,就只记下阅读过书籍的清单,甚至有些想不起来的。聊胜于无。

  • 黄永玉《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作家出版社
    老画家在欧洲写生,趣事趣文。
  • 当年明月《元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中国友谊出版社
    系列的第一卷,前半部还是不错的,但后半部失去了趣味,很难想象这个系列后面的书了。
  • 十年砍柴《闲看水浒》同心出版社
    勉强读完。
  • Bill Porter《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当代中国出版社
    英文书原名:Road to Heaven: Encounters with Chinese Hermits. 一个美国人,在中国深山中寻找隐士。他所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远比一般中国人多,不少有趣的细节。一些轻描淡写的文字,类似《徐霞客游记》。
  • Alan Lakein《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金城出版社
    以前"不懈"读的书籍,现在发现自己错了。
  • Tim Harford《卧底经济学》中信出版社
    英文名为:The Undercover Economist. 或者说身边的经济学。
  • 《丰子恺谈建筑》东方出版社
    原来应该是个长文,插图以后变成了一本书。非常通俗,几乎没有建筑学术语,同系列中,应该有关于音乐等等的。
  • 陈丹青《退步集续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从《纽约琐记》,一直"退步"来。书最后竟然有几段博客上的文字,最后陈丹青在关闭博客声明中说,搞学问搞艺术,不能在博客上呀。读此书另外一个收获,就是受了作者的宣传,买了基本木心的书......
  • Daniel L. Pals(包尔丹)《宗教的七种理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原名:Seven Theories of Religion. 读了很长时间,值得写写读书笔记的一本书,等看第二遍吧。书中有大量关于理解和分析宗教的理论,书中以介绍为主。提到分析宗教(广义上的),不能简单采用化约论(例如弗洛伊德和马克思关于宗教的论述),但反过来,如果搜集大量资料又不是太现实(例如泰勒和弗雷泽的工作)。后者的问题在于,不可能绝对的全面,不能够完全客观。

Comments (5)

Krieg dem Kriege 《反战之战》

(1)

这是一个书名,作者是德国人恩斯特·弗里德里希(Ernst Friedrich, 1894-1967)。书名如果翻译成中文应该是《反战之战》。作者是一个拒服兵役者,Krieg dem Kriege 发表于1924年,书里有180多幅照片,知道这本书是在阅读苏珊·桑塔格的《关于他人的痛苦》(Susan Sontag: 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

桑塔格这样描述这本书:

"这本摄影集开篇就是玩具士兵、玩具大炮和每个地方的男童都喜欢的其他玩物,结尾则是在军人墓地拍摄的照片。在玩具和坟墓之间,作者做了一次痛苦的照片之旅,浏览四年的毁灭、屠杀和堕落:一页页都是遭严重破坏和大肆洗劫的教堂及城堡、被夷平的村庄、被摧毁的森林、被鱼雷击沉的客轮、被震碎的车辆、被绞死的据服兵役者、半裸的军妓、毒气袭击后陷于垂死痛苦的士兵、骨瘦如柴的亚美尼亚儿童。几乎所有《反战之战!》中的场面,都惨不忍睹,尤其是田野里、道路旁和前线战壕里一堆堆属于不同军队的士兵的腐尸。但是这本旨在使人恐怖和消沉的书中最难以忍受的画面,无疑尸题为"战争的面孔"的部分:二十四个特写镜头,展示士兵脸部的巨大伤口。弗里德里希没有做出一个错误假设,也级假设这些令人肝胆俱裂的照片会自己说话。每幅照片都有一段四种语言(德语、法语、荷兰语和英语)的激昂的说明文字,每一页都无情斥责和奚落军国主意思想的邪恶。弗里德里希对战争宣战,立即遭到政府、退伍军人组织和其他爱国团体的谴责(在某些城市,警察搜查书店,而公开陈列这些照片则被起诉),但得到左翼作家、艺术家、知识分子以及无数反战联盟的拥护者的赞扬,他们语言这本相册将对舆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至一九三〇年,《反战之战!》已在德国卖了十版,并被译成多国语言。"

看完网上的一些选取的图片,印象的确是"使人恐怖和消沉"的。战争之前,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见到这样的场面呢?反观现在媒体,图片、录像、新闻和电影充斥着各种"使人恐怖和消沉"的战争场面。我一直怀疑此类宣传的作用,到底是使人觉醒,抑或让人对此麻木。看看美国最近连续的枪击事件,暴力已经习以为常。卡帕的摄影作品,无疑反映了他自己的价值取向,就像弗里德里希的摄影集一样。但显然这些战争场面,是可以被编辑、被利用的。

(2)

手边有本桑塔格的 On Photography,以及这本黄灿然翻译的《关于他人的痛苦》。译者黄灿然的翻译文字非常不错,桑塔格文字本身虽然耐读,却不容易进行好的翻译。与这册书比较,一本手边在读的书,钮卫星翻译的《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阅读本身简直就是折磨。后者的译文,读完一句只有竟然感觉自己完全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这话语想要表述的是什么。完全就是直译英文中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从句,而不考虑中文的习惯。再读一遍,发现对于这个所谓"翻译",最好的理解方式是,先把中文变回到英文,之后才能够猜想到原来的意思。读到三分之一,终于放弃。

2008年2月16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