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读书笔记(2004)

斯宾诺莎的思想传记

从《哲学的故事》中读到的一些关于斯宾诺莎的思想传记,很喜欢他关于“上帝”的提法。果真如此的话,真的有可能去信仰一些东西。

[2004-7-1]
阅读斯宾诺莎的思想传记(《哲学的故事》)。实体、属性、样式;《伦理学》中关于善的讨论,本能-欲望-善恶。后面一种讨论,与道德中的善是不同的,利己与利他,既然利他有可能需要个人克制自己的欲望,这个与生存的本能相背,还是“善”吗?斯宾诺莎认为没有绝对的善,但是如果推到另一个极端应该也是一种谬误。

[2004-7-5]
斯宾诺莎《伦理学》结尾:“现在我已经充分阐释了我想说明的全部有关心灵克制情感的力量,或者说有关心灵自由的意义。由此可以明白,比之于单纯受情欲诱导的愚蠢的人,聪明的人多么遥遥领先,更加强健有力。因为愚人除了多方面受外因的扰动而外,从来没有享受过一点真正的心灵满足。而且,他生活得几乎没有意识到自己、神和万物的存在,他一旦不再被动,也就不再存在了。恰恰相反,一个果真可以这样被看作是智者的人,在精神上是不为所动的;他是凭一种可靠的永恒的必然性意识到自己、神和万物的存在;他永远不会停止存在,还始终享有心灵的满足。然若我所指明的通往这一境界的道路及其艰难,然而它却是可以寻觅得到的。既然很少有人找到路,显然是路很难寻觅。假若得救近在咫尺,觅之易如反掌,那么为何实际上人人都视而不见呢?一切上乘之物唯其罕见才难以寻觅的。”

[2004-7-8]
易动的水反射的永恒的星,就像人眼中的上帝。各自并不相同,并且因此而相互纷争。

发表评论

读书笔记:《楼上楼下 屋里屋外》-

2004年07月28日

《楼上楼下 屋里屋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读完《楼上楼下 屋里屋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购于卓越网。
    一本影评集,大多数的作者应该不是电影理论的专业工作者,而是作为一个观者的感想。许多的内容并不是集中在电影本身,散布到一些相关的内容,或者说讨论一些文化上的母题。因此作为一种散文,可读性很好。书的装帧采用了彩印,穿插不少相关的图片,看起来赏心悦目。作者有许多曾经在《万象》上读过他们的文字,许多当时并不是很喜欢,原因是经常拿这本杂志很《读书》做比较。后来发现这两本杂志其实是一些问题的两个方面。


    关于这样的影评,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特点。作者事先有一个观念,或者主题,然后在电影中寻找类似的旁证。从我的阅读来看很难找到相反的过程的例证,其实作为一种交叉“阅读”来说,前后的关系本来就很难区分。首先是主题,例如疯狂,例如毒品,例如断头台,例如饮食,然后是相关的文化背景(事件)的叙述,甚至是很多电影之间的相互比较。在BBS上读到的许多文字也是借用一些现成的理论,作为自己论述的基础,这里是类似的。

    书中关于塔科夫斯基和费里尼的文章是相对有更浓的电影味道的东西,启之《时代与命运:塔科夫斯基和他的七部半》、于坚《棕皮手记.故乡费里尼》。

 

/* 塔科夫斯基和他的七部半:《压路机与小提琴》、《伊凡的童年》、《安德烈.鲁勃廖夫》、《索良里斯》、《镜子》、《潜行者》、《乡愁》、《牺牲》。 */

Comments (1)

潘光旦《中国人的特性》;Peter Cowie《柯波拉其人其梦》-

2004年08月16日
 
读完潘光旦《中国人的特性》海南出版社。
    前两篇为潘光旦节译的明恩溥《中国人的特性》和亨丁顿《自然选择与中华民族性》,后面是潘光旦对于一些国民特性的思考的文字。简单地来说,作者地观点是强调这种特性与民族卫生之间的关系。民族卫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健康,包括一些心理的长时间的影响等等。在那样的年代应该还没有基因的说法,但在作者的论述中采用了一个类似的说法,即外界因素对于民族体格的长时间的影响。
    作者写作的年代,正好是近代外强侵占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对于民族性进行探讨,寻求民族积弱原因的时代。各种学说纷出,著名的如鲁迅从医学转向文艺,而作者也应该是由于自己专业的原因寻找到这样的出口(作者也是蔼理士《性心理学》的译者)。
    这本书的出版上,并没有下很多的功夫,例如前两篇的译文没有详细的说明,完全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加入编者的注释,而不是从旧版原搬照印。
 

    读完Peter Cowie《柯波拉其人其梦》Coppola 远流出版公司。
    是一本台湾出版的书籍,电影馆系列之一,2004年7月30日购于苏州苏福路旧货市场。最近在图书馆中找到不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电影馆系列。这本书的翻译由于采用了台湾的一些固定的说法,阅读起来似乎更加困难了。
    认识Coppola,最先应该是初中看《教父》The Godfather(1972),看完以后还曾经去书店买了册 Mario Puzo的小说,也就是电影的原著小说。那时的感觉是小说和电影原来有这么多的不同。最近看 Orson Welles 的 Citizen Kane,可以看到Coppola受到前者明显的影响。后来有一次完整地看完了《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1979),看完以后很久被那种压抑地心情围绕,可以说电影的故事是不现实的,但观看以后心灵便为这种不现实之后的现实性所冲击。能看出两本电影之间的一丝联系,或者说导演的连续性。
    作者Peter Cowie的讲述方式偏重于对Coppola生活、编导的日常的描述,文中更多的是一些客观的材料,而不是对于导演的心理分析(这样的做法可以比较罗纳德《法斯宾德的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样的好处便是消除了一些作者的臆测,展现导演的原来的面目,可以知道一些类似八卦的新闻,例如尼古拉斯.凯奇是Coppola的侄子;但另一个方面就是缺少了一种主题和逻辑上的连续性,通过读这样的传记并不增进对于导演的理解。这样的处理实际上是一种矛盾,Coppola善于对于电影进行心理层面的剖析,但是传记却采用了另一种模式。
    从Coppola的生活描述中也可以见到不少美国电影界与欧洲的不同,Coppola所从事的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导演工作。这样的差异应该是在电影生产制作体制上的差异而引起的,好莱坞的商业运作固然有成功之处,但对于一些艺术影片来说,没有市场便没有了生存。在理想中Coppola因为想拍摄自己的艺术片,而差点拒绝拍摄《教父》系列。

 

/* Francis Coppola导演的电影:Tonight for Sure(1961), Dementia 13(1963), You're a Big Boy Now(1967), Finian's Rainbow(1968), The Rain People(1969), The Godfather(1972), The Conversation(1974), The Godfather Part II(1974), Apocalypse Now(1979), One from the Heart(1982), The Outsiders(1983), Rumble Fish(1983), The Cotton Club(1984), Rip van Winkle(1985), Captain Eo(1986), Peggy Sue Got Married(1986), Gardens of Stone(1987), Tucker, the Man and His Dream(1988), Life without Zoe(1988), The Godfather Part III(1990), Bram Stroker's Dracula(1992) */

Comments (1)

读书笔记:最近阅读的书籍 2004年08月31日

  • 《燃烧生命——凡高》史勤奋 编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4年购于Dangdang.com。比较简单的一本人物传记,主要专注与对于人物生平的介绍,而不是对于作品及其创作的评论。书采用铜版彩印,文字内容不是特别多。读来最多的还是关于凡高创作生活的一些细节。平平淡淡的描述也同样可以感人。

  • 《名画的诞生》[俄]多尔果波洛夫 蔡汀 等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购于Dangdang.com。收入的文章类似一些报刊上的艺术评论。对于画家作品的简单介绍为主,辅以多尔果波洛夫对于一些作品的观感。文章中有很明显的意识形态的影子。对于画作也仅仅是一些表面上的平铺直叙,或者感性上的一时的感受,而不是对于艺术作品的评论和欣赏。

  • 《痴人说梦》张若愚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购于Dangdang.com。一折时买的书,看在人文版的份上。是作者的散文集,读了以后就知道散文和杂文的区别了。而显然更喜欢的是后面的那种。对于文化革命的回忆,也只能说是片段的重拾,而不是一种反思。阅读也仅仅是简单的跳读。

  • 《电影理论笔记》郭小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购于Dangdang.com。

    这本书中的文章与影评还是有很多的区别的,不局限于对于影片内容的介绍,也不专注某个特定的电影,而是在众多的电影中寻找一种共同的规律。我想着也就是郭小橹把这本书叫《电影理论笔记》的原因了吧。另外一个比较独特的地方在于作者郭小橹同时是作为一个女性来看电影的,同时也是可以找到不少的问题,提出了不少很有意思的观点。例如电影中对于女性的描述,例如女导演、女演员在男性话语权中的存在形式,而这些也是男性的读者容易忽视的许多的细节(认为是理所当然)。

    从Internet上寻找郭小橹,竟然得知她有可能因为先天遗传而失明,对于一个电影工作者来说,竟然比贝多芬的失聪更为可怕!

    这本书中文章是收集起来的。作者在书中也花了不少的笔墨谈论国产电影的问题,一个比较明显的倾向是国内电影体制的问题,例如没有完善的分级制度导致电影审核的困难。作者在《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电影》中做了一个分类的调查得到了一些基本的结论,这样小范围调查实际上反映的问题并不是很全面的,但是可以得到一些基本的趋势。可以看出对于电影不同人会有许多截然相反的观点,这也是一个接受美学的过程。

 

 

《燃烧生命——凡高》史勤奋 编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名画的诞生》[俄]多尔果波洛夫 蔡汀 等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痴人说梦》张若愚  人民文学出版社

《电影理论笔记》郭小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表评论

读书笔记《桃之夭夭》-

l         《桃之夭夭》

王安忆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327购于西安解放路行知书屋。

2004612读毕。

 

装帧很不错的一本书,行距很大,阅读起来是舒适的。也许更重要的是内容,不过内容的载体,在现在可以有许多,而作为纸制的书来说,阅读的舒适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的特性。

 

书的名字是《诗经》上的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与归,宜其室家”。)小说中的章节也是以古典诗词中的句子作为标题,大都是描述花的生长的,同时借以说明章节中的内容。小说的主题、结构、描述的方式都留有作者王安忆的明显的痕迹。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旧时演员的女儿的成长的故事,女演员虽然结婚,却是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这个有些像《长恨歌》中的王琦瑶,这本书中对于母亲的着笔不多,但王琦瑶的痕迹是清晰的。这是一种想象中的旧时生活在弄堂里的上海女性,生活孤独却内心独立,自己的原则与外界的冲突,于是有这样的命运,看这女儿的成长以及自己的老去,无可奈何。女儿的名字是郁晓秋,由于家庭的原因,她的生活注定了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其实这种不同也与她的个性有关,毕竟从幼年的时候开始,她便显示出一种特别,她的青春时期是在文化大革命前后,这样的年代同时也影响了她的生活与爱情。她最后的婚姻是与丧妻的姐夫结合,是一种对于平凡的回归,逐渐走入平常的生活。

 

从小说本身来看,王安忆的叙述仍然是琐细的,明显的是南方女作家的色彩。但在这本书中,主角郁晓秋,从个人的阅读过程来看,感觉是空乏无力的。对于她,作者花费的笔墨并不是集中的(原因或许是作者对于“琐细”的偏爱),这样的效果就很容易以读者个人的经历去“改写”人物实际的形象。幼年的郁晓秋是特别的,有许多的细节去支持,但到她在文化大革命下乡之后,就失去了一种连续性,似乎只是一群人中的一个,无法说明她们之间的区别。这样的女性同样需要溶入日常的生活,于是在小说结尾,她的外甥(儿子)以及母性改变了她,这也是合乎情理的。我喜欢这样的结局,但是无法接受这开头与结局之间的衔接,中间的部分如此普通,以至于感觉只是一种刻意的拼凑和连接。对于这样的处理,作者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读不出来。

Comment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