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8月16日
读完潘光旦《中国人的特性》海南出版社。
前两篇为潘光旦节译的明恩溥《中国人的特性》和亨丁顿《自然选择与中华民族性》,后面是潘光旦对于一些国民特性的思考的文字。简单地来说,作者地观点是强调这种特性与民族卫生之间的关系。民族卫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健康,包括一些心理的长时间的影响等等。在那样的年代应该还没有基因的说法,但在作者的论述中采用了一个类似的说法,即外界因素对于民族体格的长时间的影响。
作者写作的年代,正好是近代外强侵占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对于民族性进行探讨,寻求民族积弱原因的时代。各种学说纷出,著名的如鲁迅从医学转向文艺,而作者也应该是由于自己专业的原因寻找到这样的出口(作者也是蔼理士《性心理学》的译者)。
这本书的出版上,并没有下很多的功夫,例如前两篇的译文没有详细的说明,完全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加入编者的注释,而不是从旧版原搬照印。
读完Peter Cowie《柯波拉其人其梦》Coppola 远流出版公司。
是一本台湾出版的书籍,电影馆系列之一,2004年7月30日购于苏州苏福路旧货市场。最近在图书馆中找到不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电影馆系列。这本书的翻译由于采用了台湾的一些固定的说法,阅读起来似乎更加困难了。
认识Coppola,最先应该是初中看《教父》The Godfather(1972),看完以后还曾经去书店买了册 Mario Puzo的小说,也就是电影的原著小说。那时的感觉是小说和电影原来有这么多的不同。最近看 Orson Welles 的 Citizen Kane,可以看到Coppola受到前者明显的影响。后来有一次完整地看完了《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1979),看完以后很久被那种压抑地心情围绕,可以说电影的故事是不现实的,但观看以后心灵便为这种不现实之后的现实性所冲击。能看出两本电影之间的一丝联系,或者说导演的连续性。
作者Peter Cowie的讲述方式偏重于对Coppola生活、编导的日常的描述,文中更多的是一些客观的材料,而不是对于导演的心理分析(这样的做法可以比较罗纳德《法斯宾德的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样的好处便是消除了一些作者的臆测,展现导演的原来的面目,可以知道一些类似八卦的新闻,例如尼古拉斯.凯奇是Coppola的侄子;但另一个方面就是缺少了一种主题和逻辑上的连续性,通过读这样的传记并不增进对于导演的理解。这样的处理实际上是一种矛盾,Coppola善于对于电影进行心理层面的剖析,但是传记却采用了另一种模式。
从Coppola的生活描述中也可以见到不少美国电影界与欧洲的不同,Coppola所从事的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导演工作。这样的差异应该是在电影生产制作体制上的差异而引起的,好莱坞的商业运作固然有成功之处,但对于一些艺术影片来说,没有市场便没有了生存。在理想中Coppola因为想拍摄自己的艺术片,而差点拒绝拍摄《教父》系列。
/* Francis Coppola导演的电影:Tonight for Sure(1961), Dementia 13(1963), You're a Big Boy Now(1967), Finian's Rainbow(1968), The Rain People(1969), The Godfather(1972), The Conversation(1974), The Godfather Part II(1974), Apocalypse Now(1979), One from the Heart(1982), The Outsiders(1983), Rumble Fish(1983), The Cotton Club(1984), Rip van Winkle(1985), Captain Eo(1986), Peggy Sue Got Married(1986), Gardens of Stone(1987), Tucker, the Man and His Dream(1988), Life without Zoe(1988), The Godfather Part III(1990), Bram Stroker's Dracula(1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