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11 月, 2009

两条报道

今天看到的两条报道,对照着看比较有趣。

前面一条说的是1985年到2007年,中国留学生留美拿到博士学位以后,90%以上都留在了美国。

后面一条说的是一个北美博士(纽约州立石溪分校博士,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发过文章),回国后摆地摊睡大街。(先不求证报道的真伪,很喜欢这人的心态。)haigui

补注:后面的是个视频,似乎是央视生活频道(北京电视台)。看来央视主持人专业素质果然十分有限,说的几点,第一是“拿了博士后”,一个是在“美国化学学会工作五年”。非常搞笑。第一个把博士后当学位,这是一个常识性错误。第二个,那个美国化学协会(ACS),是交会费参加的,加入以后是会员。想想,难道我回国以后,也可以自称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兼职工作多年?

[09.11.18 更新] 昨天晚上回去一查,原来后面那个报道的主角有轻微精神分裂。那样看来,这个北京电视台果然是有严重的道德问题。首先是否知情?都采访到孙的兄弟了,难道还不知道实情,果然是经过剪辑的,其心可株。掌握话语权的是这样的一批人,所谓中国记者,所谓中国妓者。看看这里的相关专题。想到普林斯顿大学里的纳什了......

Comments (1)

[文摘] Science杂志主编的文章 On Becoming a Scientist

早上看GReader看见的更新,今天刚出的一期,到单位竟然下载不了。论坛上求助以后,得到了全文。作者Bruce Alberts是Science杂志的主编,文章类似是“编者寄语”一类。不算是长文章,观点也不算新,老调重弹而已,但也是有重弹的必要的。

从个人经验出发,作者Bruce Alberts在文章里面提到:

  • 科学家的培养,往往遵循导师-学徒的模式。科学家早期的经验是非常关键的,这篇文章也就是对此阶段的建议。
  • 关于选择研究小组的问题,好的科学家不一定是好的导师。选择一个规模比较小的研究组(小于12人,“no more than about a dozen people”),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 一个好的导师,应该一方面提供足够的指导以防止研究生从事一些无功而返的工作,但同时给研究生从事科研创新的自由和从自己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 科研技能以外,要知道如何寻找关键问题,如何进行批判性思考,如何设计有效的研究策略。
  • ……

原文留在这里存档。

» Continue reading "[文摘] Science杂志主编的文章 On Becoming a Scientist"

Comments (2)

关于《选择性闭嘴》

最近,土摩托在博客上写了一篇颇受争议的文章,名为《选择性闭嘴》(链接)。讲的是一些文科生不经过调查研究,谈论科技问题,闹出很多常识性笑话。出于“愤怒”,作者的建议是“选择性闭嘴”,有下面这样的文字: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愤怒几句了:你们这帮少见多怪的文科生写手们,什么时候才能学会闭嘴啊?看看国外那些真正有学问的作者,哪个不是精通文理?就拿这本《SuperFreakonomics》的作者来说,他的专业貌似是经济学,但他同时也知道地球物理的新进展。看看国内这帮文科写手,除了会玩点文字游戏之外还会什么?你们的想象力也就到此为止了,随便一个理科生都超过了你们。

Science_covermed此文一出,戳到了文科生们的痛处,作者土摩托立马遭到围攻追打,其中包括曾经是理科生的和菜头。其实,一些科技上的常识性错误,反应的是两面:一方面是“文科写手”喜欢的文字游戏,一方面是中国专业科技人员从事科普的缺失。前者掌握了话语权,后者往往有点默默无闻。其实就算是“理工科”背景的,由于科学里的门类,往往也不是门门精通的,这样一来事先的调查研究和事后的辩证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看看西方国家,大部分政治家并不太了解科技(不像中国,很多理工背景的政治家)。这些专业政治家们可以叫出大众喜欢的口号。其实这也是文科生谈科技的一个表现,这如果在一个民主国家就有点不受科学家们欢迎了。就像当年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担心的一样,民主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庸俗。这里的说法是科学素养的不足,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科研水平很高,但大众的普遍科学水平不够(例如,公众对于进化论的认同)。不过,科学家们也是有反击的手段的,类似土摩托的愤怒以外,他们可以写写科普文章、做做科普讲座,逐渐改变公众和政治家们的观念。基于互联网,现在这样的传播手段,实际已经有很大的便利了。

最近遇到的一个例子,看到草根网上的一篇《“停滞”才是硬道理》(链接)里这样提到可控核聚变:

那么核聚变,第一是不可控,第二是不安全。至少目前还看不到核聚变可控的希望。那么即使将来核聚变可控了,那也是不安全的。对核能的利用,就好像是把人类绑在了一个火山口上。有人预言,在人类将来的某一天,或许是一次小小的事故,或许是一次恐怖活动,或许是一场战争,仅仅是一个瞬间,整个世界就全完了。——没有赢家,没有输家,也没有见证者。

由于可控聚变工程是现在从事的专业,看到上面的关于“不安全”的写法,是典型的道听途说、耸人听闻。让人联想到之前关于LHC(大强子对撞机)的事情。知道一点关于可控核聚变知识的人,都不会去写出这样的文字。当然可控核聚变和氢弹原理有一定的类似,但造出来的反应堆根本就不是一个定时氢弹。否则怕死的法国人怎么可能同意建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氘氚反应,需要提供上亿度的高温环境(wiki)。在反应堆事故中,一旦真空壳破裂,聚变反应堆里的氘氚反应条件自动解除。哪里来的氢弹?哪里来的世界毁灭?

在很多问题上,往往经过论证有逻辑的论述,没有耸人听闻道听途说的说法受欢迎。后者可以作为吹嘘的资本,它不乏听众。但对于真正的文明发展,是不具有任何建设性作用的。土摩托的提议,“选择性闭嘴”倒是不一定。对于作者们,在写下一些文字之前,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还是多考虑一下、多调查一下。读者们明辨一些论据,也是需要经过一定思考和训练的。另外,文科生写点科技进展的文字也未尝都不好,由此查找资料,也算是科普的过程。最主要的是文笔好,写出来的东西,公众愿意去读(暂且不论对错)......

Comments (2)

[养牛笔记] 快乐万圣节之:一只爱扮兔子叫羊羊的小牛

本期看图说话的题目是《一只爱扮兔子叫羊羊的小牛》。

万圣节到了,附近能跑能跳的小朋友都到处要糖吃,光会爬的羊羊就只能在家里换换衣服、装装兔子。不过节目还是很多的,看图说话了。

 IMGP0424  053

(更多图片,多图慎入)

» Continue reading "[养牛笔记] 快乐万圣节之:一只爱扮兔子叫羊羊的小牛"

Comments (6)

万圣节

6a00d8341c730253ef0120a64b29b9970b 上周末万圣节,被住在附近小孩按了几次门铃。第一次有点措手不及,来了姐弟两个,姐姐装成天使,弟弟装成吸血鬼。说了一句德语,我猜是“Trick-or-treat”之类,不过人家姐姐说的非常害羞,很有德国小孩特色。幸好家里有巧克力,没让人家花了心思装扮的小孩们空手而归……

之前住在一个教堂附近,搞得小“鬼”们都不敢靠近。现在搬出来,家里准备点糖还是必要的。

回来看见GReader上这张照片(右图),忍俊不禁。据说是在波士顿的地铁上。夫妻两个带着参加活动的女儿,一看就是一家子。万圣节是西方的鬼节,小孩倒以此为乐,到处要糖吃。

Comments (1)